首 页
阁主生平
书法作品
自 作 诗
楹联挹萃
名家赏析
忆 · 先生
信息发布
忆·先生
忆书法家、原绵阳政协委员童韵樵
文/何德良
“愿将心血浇花坛”,是著名书法家童韵樵晚年写的一首言志诗中的—句,它充分表达了童老对祖国瑰宝—书法艺术的倾心热爱,对传承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执着深情。
深切怀念我的恩师童韵樵先生
文/钱锋
我的恩师童韵樵先生辞世已然二十六年矣!二十六年来,魂牵梦萦,每每念及先生的音容笑貌、学识德行,无不感概万千,潸然泪下!先生不幸,一生跌宕坎坷,饱经风雨。先生大幸,晚年欣逢改革盛世,得以广播德种,培育弟子无数,为后世留下杰作颇丰,于书坛功德无量!初识先生是一九七五年。当时我在绵中读高中,由于家父伯仲建国前均为私塾先生,所以从小在家教中写毛笔字是一门重要的功课。及至高中,自认为在当时同辈中还算不错。一日,叔父钱中涌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任绵阳县文化馆长,五七年被打成右派)告诉我,绵中有一位书法、学问俱佳的老夫子,名叫童韵樵,人称活字典,问不倒。要我前去向他求教。
汉唐气象 民国风范——记恩师童韵樵先生
文/杨光文
已故著名书法家童韵樵先生,是我的老师,是影响了我一生的恩师。
1966年秋,我考入绵阳中学初中部初69级。当时文革刚开始,红卫兵运动风起云踴,轰轰烈烈。破四旧,立四新,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捍卫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字报,大批判,大辩论,大串连,揪出一切反革命和牛鬼蛇神……绵阳中学是红卫兵的主要堡垒,“三字兵”、“绵中战团”,还有这样主义、那样思想等等的红卫兵组织不计其数,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点滴忆师恩
文/周先云
人过耳顺,少不了一丝怀旧。我一生酷爱书画,当年已届而立,因痴迷书画,日与纸砚相伴且为快事,在旁人看来,自由散淡,几近不务正业。而今日终能专务其事,首先要感激先师童韵樵大恩。 我遇先生是1980年底。幸见海报,得知童韵樵先生在南虹游泳池办班讲授书法,遂报名学习。先生跛脚,身体又胖,行走十分不便,故上课都由其女婿用自行车接送。先生性善,与学生很是亲和,每次散课都有学生相随。后来学生们主动争相接送,先生便开始由同学们接送了。那时我和先生住处相应比其他同学近便(先生住九眼桥,我住水井街),后来的接送我自是多了些。先生也早已把我当弟子,没让我交学费。
纪念恩师童韵樵九十九岁诞辰
文/黄晓勇
师若在世九十九, 其辉耀星斗。 诗出每闻李杜吟, 七步成章, 词来东坡吼。 许身报国, 苏辛情怀师固有...
童韵樵书赠我三幅题韵条幅
文/百享
童韵樵是四川省著名的书法大家,上世纪60年代起,笔者曾和他有过数面之缘,并获赠墨宝三幅。童老已于1988年逝世,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是历历在目。 童韵樵(1918—1988)著名书法家,生前曾担任四川省中山诗词书画社监事;绵阳市第三届政协委员,科普创作协会总顾问。童韵樵是成都市九眼桥人,自幼拜在私塾先生饶培之门下学书艺,稍长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学问与书法俱佳,日渐斩露头角,先后去重庆云贵一带谋职,并以其过人的学识和精湛的书法广交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士,曾担任云南警备司令总部参谋和川鄂湘黔绥靖公署主任潘文华的高参,授少将军衔。